花了一周时间,重新看完了一本初中时未看完的推理小说——《无人生还》这个故事是说一个神秘人将十个素不相识、毫不相关的人邀请到一座小岛上,之后却不断有人意外死亡,最后无人生还,而凶手就在他们中间。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九个小士兵……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一切阴谋都从这一首童谣说起。自他们十人上岛那一刻,审判与死亡就已经开始了。
在第一晚,吃晚餐时就有一个人被噎死了,后来第二个人是氰化物中毒。接着第三个、第四个……每人个人的死亡方式都几乎与童谣中相同,像是被安排好的,没人知道下一个死亡的会是谁。随着人数的不断减少,恐惧不安吞噬着每个人的内心与心智,活的时间长的人,罪恶也就越重,所承受的不仅仅是死亡的痛苦,更是精神的折磨,在绝境中苟延残喘,争取下一秒活命的机会。
我边看边推理着,把所有人的名字都写在纸上,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看似不可能是凶手的人却是幕后玩家。书中主人公瓦格雷夫,实则是一名法官,他曾了解到明明触犯了法律却逃过法律制裁的底细,便想出了替天行道,用自己的方式来惩治这些人。他以欧文的名义邀请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十个犯有杀人罪的人来到士兵岛,用童谣的方式杀害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十位“客人”,警察来了也只能发现十具尸体,误以为是天谴离开了,而这个幕后凶手也写下案件经过,成为一个漂流瓶漂向远方。如果没有人发现这个漂流瓶,可能真的会成为一个谜团。上岛的人心中都藏有一个秘密,有人坦然,有人惶然,还有人不以为然,就是这些秘密,让他们无人生还。
这些人犯下的罪恶确实在那个社会法律是制裁不了的,但是这些人知道该死吗?我不这么认为,凶手还是杀了他们,可能是他更享受策划和杀人的过程,而这些人该不该杀的问题,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但是他提到他对每人个人的被杀顺序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准备的,死在前面的人会少受一些心理折磨,死在后面的会被折磨的更加严重,最后一位女教师是在强烈的心理暗示下自杀的,这说明了人类的心理暗示影响是非常大的。
看完这部作品,平心而论,这的确是一部伟大的推理杰作。带一次读这样类型的作品,非常的烧脑,需要仔细找到其中很多的线索来进行推理,这个过程是很奇妙的。这部作品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一方面表现出了作者阿加莎细腻的写作手法,另一方面,不得不惊叹她卓越的构思布局能力。
这本书的亮点我认为,一方面是书中很多的悬疑情节,另一方面是它把人性做了放大化,看出了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当然这些都是作者笔下的巧妙安排和意外的结局让这部作品成为经典。
来源:作文地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