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的成语故事-一枕黄粱

2022-05-30作文素材

发布时间:2022-05-28

  带又一字的成语故事有很多,那么你们了解过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吗?下面是作文地带小编带来的关于带一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一枕黄粱成语故事

  唐朝开元年间,卢生去京城赶考。傍晚到一家旅店投宿,遇见了道士吕翁。卢生向吕翁诉说了自己穷困的境遇。吕翁便从行囊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枕头睡一觉,就会称心如意的。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黄梁饭(黄色的小米饭),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接过枕头和衣睡下,不久便进入了梦乡。

  他梦见自己中了进士,娶了漂亮的崔家小姐为妻,生活阔绰,十分体面。后来步步高升,官一直做到节度使、御使大夫,还当了十年宰相。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对了亲,而且也做了官;一共有十几个孙子,个个聪明出众。真是子孙满堂,福禄齐全。他活到了八十多岁而寿终正寝。

  这时,卢生一觉醒来,一切都成了泡影。他发现自己仍睡在那小旅店里,旁边坐着吕翁,店主人煮的黄粱饭还没有熟呢!

  故事载于唐人传奇小说《枕中记》。一枕黄粱(或一梦黄粱、黄粱一梦、黄粱美梦等)这一成语,意思是煮一锅小米饭的时间,做了一场好梦。用来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企图和愿望,或是指那些虚幻、一场空的事物。

  一抔黄土成语故事

  张释之是汉文帝朝中的一名延尉官,他秉公执法,颇受人民信赖。

  一次,文帝乘车过桥,突然马受惊,昂首嘶鸣,文帝吓了一跳。原来是一个人忽然从桥下跑出来,使马受惊。侍卫立即抓住那人,送给张延尉审问。张释之审后,向文帝报告说:此人是长安人。那天,他刚上桥远远地见皇上的车马来了,急忙躲在桥下。等了好久,认为车马已过了桥,他才从桥下跑出来。可一出来,正遇上皇上的车马过桥,又连忙闪开,却已惊了圣驾。依据他的过错,应罚黄金四两。

  文帝一听,十分恼怒道:此人惊动了我的车马,太可恶!好在我的马性情温和,若是性烈的马,还不将我摔伤?这人应治他重罪,你却只罚他四两黄金!

  张释之耐心地向文帝解释说:法律关系甚重,若处理不当,就会失去百姓的信赖。做个延尉,应该办事公正。如果我不随时权衡轻重,那么执法就会出现偏差,弄得百姓手足无措的。文帝沉吟了半天,才说:好,你说得不错!

  不久,又有一起盗窃高祖庙里玉环的案件送到张释之这里,经过一番审理,张释之只判了那窃贼一人的死刑。文帝又很生气,对张释之大发雷霆,定要诛灭这小偷的九族。文帝愤愤地说:窃我先帝庙器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我要灭他九族,可你却违背我的旨意,为的什么?

  张释之连忙免冠叩头,向文帝解释说:刑法是要区别轻重的,今天将盗庙器的人处以灭九族之罪,那么,以后若有人取去先帝幕上一杯土,陛下再怎么处置他们呢?把盗庙器和破坏陵墓作比较,只不过是万分之一的罪行呀!

  听了张释之的解释,文帝的怒气渐消,又和皇太后商量了一阵子,终于同意了张释之对罪犯的判决。

  故事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中有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之句。原意是延尉张释之以取长陵一杯土和窃庙器之罪作比较,以权衡轻重,再看自己给盗庙器者定罪妥否。后也以一杯土喻坟墓。如《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的葬花吟中有: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成语:一杯黄土则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或比喻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抔用手捧之意。

  一往情深成语故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东晋时,有一位名将叫桓伊,谯国县(今安徽宿县西南)人,字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桓伊初任淮南太守,后迁都督豫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公元383年,秦苻坚南下,桓伊与谢玄、谢琰大破秦军于淝水,稳定了东晋的偏安局面。后迁都督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他虽建有勋功,却从不居功自傲。

  桓伊喜好音乐,善吹笛,当时称为江左第一。他也很喜欢听别人唱歌,每当听到优美的歌声,就情不自禁,激动不已,口中叫唤着:怎么办啊!当时的政治家谢安也喜爱音乐,他见桓伊对音乐如此倾心,说:桓子野对音乐真是一往深情啊!

  后人将一往有深情简化成一往情深形容对人或事物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向往得不能克制。

本文地址: http://m.liuxuepaper.com/zw/126763.html

[相关推荐]
上一篇:短篇情感爱情故事 下一篇:温馨童话故事300字大全